3月26日,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经典《仕女游春》数字藏品在“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上线,首次限量发行的9999份仅数秒即被抢购一空。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来说,新兴数字藏品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创作方式新颖时尚,限量发售体现收藏价值,藏品稀缺蕴含投资价值。从2021年兴起至今,数字藏品如雨后春笋,在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中引发广泛关注。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通过数字加密技术,每一件数字藏品都能够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编码,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转手也有据可查,是未来艺术收藏的趋势之一。目前在国内,数字藏品还不能相互交易,但用户可以在持有数字藏品满一定时间后进行好友间的转赠。
进入2022年,数字藏品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月24日,天坛建筑群系列数字藏品发售。2月25日,中国首个中医药古籍IP数字藏品《本草纲目》金陵本发布。3月3日,两款数字藏品同日亮相,一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发布,这是演出行业首个数字藏品纪念票;另一个是上海交响乐团发行的第一款数字藏品──一段2分21秒的音频,来自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唱片……
此次天津杨柳青画社有限公司发行的数字藏品《仕女游春》是一套“对楼”画形式的数字版权藏品,由两幅仕女人物图组成。画师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完美地表现了古代大家闺秀秀丽窈窕、高贵雍容的优雅体态。天津杨柳青画社有限公司副社长刘岳告诉记者:“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和思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前沿理念的融合,如何利用新技术激发传统艺术的创新活力,如何妥善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模式结合方式,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杨柳青画社这次试水发布数字藏品,就是希望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着力解决数字版权确权难、推广难、变现难等诸多问题,推动数字版权保护和运用,激发优质版权作品创作活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津博物馆也计划推出三件数字藏品,原型均来自二楼精品厅馆藏珍宝,分别是玉壶春瓶、太保鼎和黄玉猪龙,计划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阿里鲸探平台(蚂蚁链)进行发布。天博图像信息部工程师马欣伟表示,数字藏品与传统的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相比具有一定优势:“首先它易于存储携带,便于大家传阅,文化传播的功能非常强。数字藏品能够极大地还原文物的全貌,也可以让观众直观、全方位地欣赏到精品文物的更多细节。”但同时他也指出,数字藏品属于新兴事物,相关制度规范尚不完善,“包括运营模式、转让流通等方面在政策指导上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对于数字藏品的未来,他表示:“数字产品开发对于博物馆行业来说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化藏品能够有效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打破了观众欣赏文物的空间限制,只要通过手机或者其他设备,在虚拟化的场景里就能身临其境地鉴赏文物。”
数字藏品作为科技赋能艺术的产物,相较于传统藏品而言,在形态创新和历史传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数字藏品的走红,也出现了一些投机炒作的现象。专注于区块链行业研究的火链科技研究院院长周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的数字藏品业务目前来说是百花齐放,但也鱼龙混杂。“一些数字藏品的正规发布平台都具备区块链底层技术支持,能够提供正规的数字藏品发布解决方案。但市场上也存在很多劣质数字藏品平台,它们没有运用区块链底层技术,需要收藏爱好者仔细甄别。”在谈到数字藏品的文化功用时,周鹏说:“数字藏品存在的意义,就是将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进行数字化转化,以区块链技术赋能,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把它们放置在你身边,随时可以拿出来展示。这样,你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会很近,这就是我理解的数字藏品的文化传承。”
主办: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